2024-09-11
渥太华微生活
来源:通史小探长
喜欢看清宫剧的朋友,应该都看到过这样的镜头:每天华灯初上之时,有太监托着一个托盘来到皇帝寝宫,里面装着一些刻着妃子们姓名的牌子,请皇帝翻牌。
皇帝翻了谁的牌子后,这个妃子便梳洗打扮一番,然后赤身裸体地被太监们包在一床被子里,抬进皇帝的寝宫“侍寝”。
虽然几乎每部清宫戏都有这种镜头,观众朋友们对此也是乐此不疲,但很遗憾,这件事是假的。
这个说法出自民国初年的一本野史,名叫《清代野记》,其作者名叫“梁溪坐观老人”。当然这个“梁溪坐观老人”只是个笔名,此人的真实身份至今仍是个谜。
有种说法说此人是咸丰时期清朝大将胜保的幕僚,但至今也没有确实的证据。
《清代野记》是一本记载清代咸丰、同治、光绪时期各种历史故事的小说集,作者在前言中说,“凡朝廷、社会、京师、外省事无大小,皆据所闻所见录之”,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。
但这本书中也充斥着大量鬼怪传说和迷信故事,包括“妃子脱光由太监抬去侍寝”之类的野史,所以不能把这本书中的记载当成正史来读。
一、
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,不同的朝代,皇帝如何选择妃嫔侍寝,方法也是各不相同。
据《礼记》记载:“天子后立六宫、三夫人、九嫔、二十七位世妇、八十一御妻。”意思是天子的配偶有娘娘、夫人、嫔妃、世妇、妻子等不同品级,如果满员的话,加起来共有一百二十六名之多。
周朝人做事喜欢按天体、阴阳、历数来决定,因此帝王在选择嫔妃侍寝这件事上,和帝王同床的顺序,是按照月亮的阴晴圆缺来选择的。
我们都知道,从农历每月初一到十五的这段时间表,月亮是越来越圆的。
过了十五之后,月亮会逐渐变缺。因此在初一到十五的上半个月里,陪周天子就寝的女性的地位,是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;后半月则正好相反,侍寝的女性的地位变成了由高到低排列。
到了东汉时期,由于外戚掌权的现象特别多,所以不少皇帝的侍寝也受到了有权势的外戚的掌控。比如东汉有名的权臣霍光,就把手伸到了汉昭帝的侍寝事宜上。
由于汉昭帝的皇后是霍光的外甥女,所以霍光就不上汉昭帝临幸其他嫔妃,每天晚上都让自己担任皇宫卫尉的两个女婿,几乎是“押”着皇帝去皇后的寝宫,不让别的妃嫔处有接近皇帝的机会。
霍光这么做的目的,不用说就是想让自己的外甥女为昭帝生个儿子,将来继承帝位,那么下一任皇帝就有了霍家的血统,也可以保证霍家的荣华富贵可以一直保持下去。
但让霍光失望的是,他的外甥女虽然独享皇帝的专宠,却硬是生不出一男半女。这也导致了昭帝死后,霍光只能在宗室中选了刘贺来当皇帝。而这个刘贺仅仅当了二十七天皇帝,便被霍光废为海昏侯,另选了汉武帝的曾孙刘询当了皇帝。
与可怜的汉昭帝相比,西晋的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。
司马炎的后宫美女据说高达一万以上,每天都不知择谁侍寝才好,所以司马炎便想出了个办法,就是在每天傍晚坐上羊拉的车子在宫里乱逛,羊在哪个妃子的住所的停下,他就选哪个妃子侍寝。
为了得到司马炎的宠幸,妃子们想了许多办法。有的将竹叶插在房门边,有的把盐汁浸洒于门前空地上,希望拉车的羊闻到味道能够停下,达到侍寝争宠的目的。
一位姓胡的贵妃由于善于引诱羊,所以晋武帝经常在她那里留宿,胡贵妃也成了晋武帝最宠爱的妃子。
唐明皇李隆基同样是一个后宫妃嫔众多的皇帝,每天让哪个妃子侍寝,也成了一个令他头痛的问题。
于是唐明皇挖空心思,想出了一个“随蝶施爱”的办法,就是在宫中举行宴会,让妃子们头上插满鲜花,看蝴蝶落到哪位妃子的头上,便由那位妃子侍寝。这个办法沿用了很久,直到杨贵妃出现后,这才停止。
二、
几千年来,妃子们为得到皇上的临幸可以说是不择手段。道理很简单,只要得到皇上的宠幸,就能成为后宫主人,就可拥有荣华富贵。
清朝妃子给皇帝侍寝,基本上沿用了明朝的“流程”。
每天下午,妃嫔们洗完澡后,便一齐来到养心殿后的“燕喜堂”,等候皇帝挑选。
太监们将刻有妃子们名字的“绿头签”放入一个托盘,呈给皇帝,皇帝需要哪位妃子侍寝,便将这个妃子的“绿头签”翻个个,让妃子的名字朝下,这便代表着皇帝今晚会和这位妃子同寝。
皇帝翻完牌子后,太监便会来到燕喜堂,高声喊道:“万岁爷选了某某妃”,通知被选中的妃子做好准备,同时让其他没被选中的妃子们回自己的寝宫。这套程序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做“叫散”。
初次被选去侍寝的妃子们,往往要给唱自己名字的太监一个红包,当然里面钱多钱少可以因人而异。
妃子被选中后,便不再回自己的寝宫,而是留下来陪皇帝一起吃晚饭。饭后太监会为这位妃子准备好漱口用的盐水和茶,以免妃子有口气,会熏到皇上。
以上步骤结束后,妃子来到皇帝的寝宫,开始侍寝。
侍寝的步骤是:
皇帝先上床,将被子盖到踝关节处,将脚露在外面;一名专门的太监将褪去衣物的妃子裹上大披风,背到皇帝的寝宫,将妃子放在皇帝的床尾,随后扯去披风退出寝宫。
妃子则从皇帝暴露在外的腿部这头,匍匐着钻进皇帝的被窝。
要注意的是,侍寝并不是陪皇帝一觉睡到天亮。承欢之后,妃子必须回自己的住处去睡。
有时皇帝特别喜欢这个妃子,想多留妃子一会,但守在外面的太监看时间差不多了,便会在门外高呼“时间到了”,提醒皇帝,该让这个妃子走了。
如果太监喊过之后皇帝没有理睬,一柱香的时间后,太监会再次高声呼叫。如此反复三次后,不管皇帝有没有应答,都必须把妃嫔送回她自己的住处。
侍寝的妃子离开皇帝的寝宫也有一套严格的流程。妃子下床时,不能掀开被子就走,而是要面对皇帝,倒着爬出被子。
这和大臣们和皇帝议完事后,退出朝堂时必须面朝皇帝后退着走出朝堂的道理一样,也就是妃子也好,大臣也好,都不能把自己的后脊梁骨对着皇帝的,得面朝皇帝往后挪步,这叫“却行”。
妃子倒爬下床后,太监再次用披风裹着她背到门外。这时有专门的记档太监会问皇帝,是否允许这个妃子留下“龙种”?
如果皇上说“留”,那么记档太监就会记下这笔账,以便日后查验;如果皇帝说“不留”,则太监们会对该妃子立即施行避孕措施,以免她生下孩子。
虽然当时没有避孕药,但皇宫中自有一套自己的避孕措施,就是对着妃子腰股之间某处穴位,微微揉之,让“龙精尽出”,便可达到避孕的效果。这种避孕措施应该说是很有效的,因为有清一代都没有关于妃子们避孕不成功的记载。
整个皇宫中,只有皇后不用遵守这个侍寝的制度,皇后的名字也不会出现在燕喜堂的那些绿头签上。
皇后有自己的宫殿(坤宁宫),皇帝要想和皇后过夜的话,得自己去坤宁宫找皇后,而不是皇后来找皇帝。
皇帝也是人,天天晚上颠鸾倒凤也吃不消,所以很多时候不想让妃子侍寝。如果是这样的话,皇帝就会在太监托盘子让自己翻签的时候说一声“去!”,太监们便会出来通知等候的妃子们:皇上今晚想一个人清净清净,各位请回吧!
三、
从上面的情况可以看出,皇帝的妃子们看上去光鲜亮丽,其实每天的生活是非常枯燥无聊的。
因此妃子们为了讨得皇上欢心,得到侍寝的机会,可以说想尽了各种方法。但毕竟皇上只有一个,有些妃子甚至一辈子也没得到几次侍奉皇上的机会。对于这种妃子,她们每天的生活是如何度过的呢?
说起来可能大家都不相信,妃子们连早上睡个懒觉的权利都没有。尤其是清朝的妃子,起床的时间要比大多数人早得多。
按照清朝的后妃制度,妃子每日五更就要起床,梳洗打扮之后,穿上吉服,先去皇后宫中向皇后请安,然后由皇后带着,去向健在的皇太后请安。
请安结束后,妃子们就可以各回各宫用早膳了。
按照清朝后妃制度,皇后每天的膳食标准是猪肉25斤、羊肉一盘、鸡鸭各一只,米4升,各种面9斤,还有水果、食油、蔬菜等。妃子们则按照地位逐次递减,但就算是最低等的“答应”,每天的膳食也有猪肉1斤8两及若干白米、蔬菜等。
早膳过后,妃子们可以种花养草,可以看书,也可以去其他妃子宫中闲聊一会。
中午十一点半左右,是妃子们用午膳的时间。吃过午饭,她们可以小睡一会,但最多也只能睡到未时左右,便会被宫女或者太监叫醒,不能任由妃子大睡。
下午是妃子们的娱乐时间,她们可以打打牌,听听戏,每月的初一、十一、二十一这三天,则会有皇帝给妃子们指定的“内教”,来教妃子们读书写字。
到了下午五点左右,妃子们又要把早上请安的顺序再重复一遍。这叫“晨昏定省”,是每位妃子每天必须参加的活动。
这次向皇后和太后请安之后,便到了妃子们最紧张的时刻,因为皇上要“翻牌子”了。
翻牌子表面上看上去是皇帝决定的,但其实也有操作的空间。有些妃子娘家有钱有势的,或者和管事太监关系不错的,她的牌子就有可能放在最显眼处,这样被皇帝选上的可能性也会增大很多。
所以有很多妃子为了得到侍寝的机会,甚至会用钱贿赂管事的太监。大家都知道,一旦怀上了皇帝的“龙种”,就有了飞黄腾达的可能。
如果当天没有被“翻牌子”,那么这个妃子便可以回宫洗洗睡了。对于她们来说,一天就算过去了。妃子们每天在紫禁城里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,在外人看起来好像很风光,但内心的苦怕是只有她们自己知道。
四、
皇帝的妃子众多,很多妃子一辈子也没和皇帝睡过几次。尤其遇到雍正这样勤政的皇帝,妃子们更容易独守空房。
根据《世宗起居注》记载,雍正皇帝每天五点起床,每天都要召开两次朝会,一次在西暖阁与各位军机大臣商议重要的政务,一次正常早朝。
用完早膳后,雍正要批奏折,处理政务,工作到十一点左右,然后用午膳,休息半小时左右。
下午又接着办公,一直要办到17点才吃点晚膳,然后又继续办公。可以说从早到晚,雍正都处于工作状态,根本没有心思,也没有时间去临幸他的妃子们。
雍正是在九子夺嫡中胜出才坐上皇位的。他一登上皇位就想着要像他爹康熙一样做个“圣君”,扫除朝廷颓风,振兴吏治。
在位十三年中,雍正帝为了加强君主集权制,设立了军机处,简化政务繁锁的同时更好地集中了统治权,进一步加强了清廷的统治地位。
他还设立了驻藏大臣,加强维护了清朝廷的统一。大力开展惩治贪污腐败,实行"火耗归公",建立"养廉银",施行"改土归流"、"摊丁入亩"和“士绅一体纳粮”政策,大力发展了社会经济,也促进了清朝社会的安定发展。
这么多政绩的背后,是雍正帝在位十三年,每天处理朝政的时间超过十二小时,平均每晚只睡四五个小时。雍正帝对待政务极为用心,就是批阅奏折都是一笔一划认真批写,每天批奏折写的字往往超过一万字。
雍正每天处理朝政自早至晚,少有休息,就是在吃饭的时候,也是“孜孜以勤慎自勉”,半点不敢放松。
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据还原这位皇帝的日常状态:雍正帝每年只有三天假期:冬至、除夕、万寿节。除了这三天外,每天都是工作日。根据相关数据统计,雍正帝每天的睡眠时间大致为4个小时;他在位13年,共处理各种奏折192000余件,朱批多达1000多万字。
雍正朝大臣昭梿曾在《啸亭杂录》中记录过雍正帝批阅奏折的情形:“上于即位后,虑本章或有所漏泄,故一切紧要政典俱改命折奏,皆可封达上前,无能知者。上于几暇,亲加批览,或秉烛至丙夜未罢。所批皆动辄万言,无不洞彻扼要,万里之外有如觌面,奖善服奸,无不感浃肌髓。后付刻者,只十之三四,其未发者,贮藏保和殿东西庑中,积若山岳焉。”
在大清十二帝中,雍正帝是最勤政的,也是最不贪图享受的,同时也是最不爱女色的。有人说不对啊,雍正不是也有14个孩子吗?
要是不好色,孩子哪里来的?其实这14个孩子中的12个是雍正登基前生的,当了十三年皇帝,他才生了两个孩子,这不正说明雍正帝把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政务上吗?
对于自己的私生活,雍正曾在他编撰的《大义觉迷录》中说:“朕自幼性情不好色欲。即位以后,宫人甚少。朕尝自谓:‘天下人不好色未有如朕者。‘远色’二字,朕实可以自信。”
雍正为什么要在这本书中特意解释自己不好色呢?原来这和他在位时发生的一件事有关。
雍正年间,湖南有个秀才名叫曾静。此人写过一本《知新录》,说清朝入关后“中原陆沉,夷狄乘虚,窃据神器,乾坤翻复”,想策反川陕总督岳钟琪造反。
虽然曾静的计划没有成功,但却引雍正的特别重视。
曾静被押解进京后,雍正特意把知曾静的《知新录》找来研究,发现曾静在书中列举了自己许多条罪状,包括“谋父、逼母、弑兄、屠弟、贪财、好杀、酗酒、淫色、诛忠、好谀、奸佞”等等。
雍正并没有简单地将这本书一禁了之,而是写了不少文章,针对曾静的每一条指控,逐条进行批驳。
曾静说雍正“谋父逼母”,雍正就把他怎样登上皇位的经过详细地写了出来;曾静说他“酗酒”,他便公开自己的用膳记录,用事实说明自己从来不喜欢喝酒。
至于曾静指控他“淫色”这种莫须有的罪名,雍正也公开了自己的公宫,用“宫人甚少”来证明自己不好女色,并做出了“天下人不好色,未有如朕者”的结论。从这个方面来看,雍正其实也是个挺可爱的人。
在《大义觉迷录》中,雍正帝也做出了相对客观的自我评价:“朕自御极以来,夙夜孜孜,勤求治理,虽不敢比于古之圣君哲后,然爱养百姓之心,无一时不切于寤寐,无一事不竭其周详。
抚育诚求,如保赤子,不惜劳一身以安天下之民,不惜殚一心以慰黎庶之愿,各期登之衽席,而无一夫不得其所。”
雍正继位时,康熙帝留给他的是一个国库存银不足七百万两的烂摊子。而到了乾隆登基时,雍正留给乾隆的国库存银高达五千万两。
所以史学界公认雍正是个有作为的、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贡献的君主,他上承康熙,下启乾隆,是“康乾盛世”的实际塑造者。
编者注: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,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!文字和图片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,请速联系小编,立即删除。
全部评论 (0) |
---|